
评论
-

-
艺研院国画院写生创作:展现“寄情于民”之情怀
在当下美术界,“写生”一定是常说常新的热词之一。艺术家的写生方法不一而足,面对自然景观,既有真实世界带来的客观印象,并从中发现形式美感,是为道法自然;也有以艺术家的内在情结重新审视现实,将所观对象...
-

-
浅谈中国动漫造型
每次谈到动漫,谈到中国动画,总是有一种焦虑。历数全球最火的动漫排行榜前20名,11个是日本生产,9个是美国,第一名的市值达到850亿美元,眼看日本的动漫、美国迪士尼和漫威纵横全球,基本平分天下,焦虑在
-

-
名人美术馆的策展理路——以小见大,学术先行
在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今天,每个城市的文化场所都焕发出了巨大的能量。在标榜“读图时代”的社会中,视觉艺术和图像阅读广受欢迎,很多博物馆和美术馆以前所未有的展陈方式,为城市的群众奉献了精彩的文化...
-

-
民族化艺术语言是国漫的文化辨识度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全国上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中,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
-

-
玄玉时代:华夏文明的曙光
从比较文明史视角看全球,世界五大文明古国均以农业立国,有四个文明始于面食加黄金崇拜,唯有华夏文明始于米食(北方小米南方大米)加玉石崇拜。从精神信仰方面探寻早期神圣化和神话化的圣物,在距今3600年
-

-
民族化艺术语言是国漫的文化辨识度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全国上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中,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
-

-
范迪安:从“美术的角度” 展开历史场景与现实图景
“五年来,广大美术工作者的思想认识、精神面貌和对文艺境界的追求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家团结奋发,在一系列重大主题创作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以说,相比任何一个历史时期,这五年的中国美术各个领域都呈...
-

-
以专业评论发挥文艺评论的功能
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开展专业权威评论,会有效发挥文艺评论的功能作用,为社会弘扬正气,为人民提供有价值且优质的精神滋养及艺术鉴赏。 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这是新时代文艺创作和
-

-
人文学者的价值与意义——从邵大箴艺术展看文心墨韵
在社会公众的眼里,自然科学与技术的价值人尽皆知、无庸置疑。但是,人文学科,尤其是艺术学科,它对社会的价值与意义何在?人文学者的影响力如何体现?11月29日,由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美...
-

-
艺术开启城市生活美学新路径
“我希望这个双年展能成为群众喜欢的一个视觉文化家园。观众能在展览中看到一批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多年来所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和语言的作品,看到不同形态、材料和方法所形成的艺术创作,获得审美的多样感受,...
-

-
提升美术馆公共教育的“温度”
“爱心坐垫”传递中国美术馆的温度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曾指出:“对于美术馆领域而言,我们应当承担起公共艺术教育的责任,创新拓展公共教育服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红色历史的艺术表达需多元生动
版画组画《新文化运动中的“浙江潮”》之一 代大权 新时代,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应该如何做?这在中国美术界是一个需要凝聚各方使命感和艺术担当的重要课题。 以我今年创作的一组版画作品《新文化运动中的“...
-

-
美术教育:重拾基础 回归本质
近年来,美术教育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美术的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不断取得丰硕成果,美术教育体系也正在不断完善自身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同时,我们也能看到美术教育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在青年的美术教
-

-
从十香园到春睡画院
1945年 赵少昂 岭南画派纪念馆藏 中国画教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特的师徒授受模式,这种模式使中国绘画不断绵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传统传承模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迎来了挑战。在中国美术、
-

-
中国版画100年:百年版画 一种精神
初踏黄金路 (版画) 1963年 李焕民 中国版画100年的历史与其说是一种绘画表现形式的历史,毋宁说是一种审美精神的历史,是一种艺术当随时代的历史,是人性积极进取的历史。在中国现当代美术的历史形态中,
-

-
工艺美术的时代新貌与机遇
近些年来,工艺美术发展呈现出了一些比较引人注目的现象和趋势,对于我们迎接挑战、把握机遇很有启发。 一方面,去年以来涌现出众多以“工艺”抗击疫情的作品,凝聚了工美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居家抗...
-

-
以艺术作品提升大众审美
艺术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产品,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依赖于个体精神劳动完成的精神产品。艺术作品凝聚着艺术家个体的审美意趣和审美理想,它一旦走进公共空间,有了公共性,便成为连接艺术家个体和普遍大众的桥
-

-
以艺术作品提升大众审美
艺术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产品,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依赖于个体精神劳动完成的精神产品。艺术作品凝聚着艺术家个体的审美意趣和审美理想,它一旦走进公共空间,有了公共性,便成为连接艺术家个体和普遍大众的桥
Copyright © 2022 DDSCW.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投稿客服QQ:676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