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丽艺术网
首页 业界 书画 名家 评论 展览 拍卖 藏品 文化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展览

中国美术馆联袂南京博物院展出百余件(套)明清肖像画藏品

  由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共同主办的“如镜取影 妙得神形——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藏明清肖像画展”9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展。  展览从中国美术馆藏、南京博物院藏作品中遴选出百余件(套)肖像画作品,以时间

Alysw.Cn ● 2022.01.02/09:01 ● ● 互联网 ● 访问:


  由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共同主办的“如镜取影 妙得神形——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藏明清肖像画展”9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展。

  展览从中国美术馆藏、南京博物院藏作品中遴选出百余件(套)肖像画作品,以时间为序,分为明、清两个部分予以展出。展览作品呈现了肖像画的不同形式、功能、技法,展现出中国明清时期肖像画发展的艺术成就。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指出,“传统肖像画于明清两代达到高峰自有缘由”。时间上,千年传承此时已臻成熟,在人物品藻、画赞、相术乃至民间口诀的影响下,肖像画创作的认知思路、观察方法、表现技艺皆呈定式;空间上,画家获得了迥异于本土图像体系之外的视觉经验,中西创作理念之间开始融通,遂催生出不同以往的整体风格样貌。值得一提的是,明清肖像画中体现的中西互鉴,是一个立足本土审美的吸收接纳过程。画家在文化态度上所持的从容与宽容、自觉与自信,让此过程“化西”而不“西化”,成为一次基于主动性文化选择的审美嬗变。

  事实上,中国的肖像画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湖南长沙战国楚墓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为实物呈现的早期肖像画代表作。到了唐代,画家们善于传神写照,肖像画进入了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宋元时期,肖像画沿袭了唐代确立的创作规范和模式。明清时期,伴随着市场经济和城市商业的发展,肖像画走进民间,达到了历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涌现了曾鲸、禹之鼎、徐璋等杰出画家,形成了鲜明的技法特色和成熟的理论体系。他们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拓展了肖像画的题材、表现形式和创作技法。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表示,这些画犹如一面无形的镜子,反映了我国明清时期肖像画的演进历程和艺术成就,以及民俗、宗教、服饰、审美等方面的文化内涵。

  展览呈现在中国美术馆19、20、21号展厅,将展出至2022年1月16日。

上一篇文章
意大利当代艺术日首次亮相中国西南地区
下一篇文章
“岭南画派”创始人陈树人捐赠精品亮相中国美术馆 大部分为首次展出
  •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 光辉历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
  • 127件藏传佛教法器走出故宫博
  • 280件青铜器珍品长沙展出见证
  • 琉璃“晋韵华彩”闪耀山西博物
  • 用影像绽放青春 第四届全国青
  • “盛世芙蓉”湖湘名家精品国画
  • Copyright © 2022 DDSCW.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投稿客服QQ:676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