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画
-
.jpg)
-
国博馆藏《大观园图》解读
(清)佚名《大观园图》横披,纸本设色,纵137厘米,横362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引子]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大观园图》横披是目前发现尺幅最大、所绘人物最多的单幅《红楼梦》题材绘画作品,是对《红楼梦》进
-

-
齐白石算不算书法大师?专家:书法一般般
通常来说,在各种介绍当中,齐白石更多的是被称为“绘画大师”,有时候也会被称为“书画大师”,但几乎不会单独称他为“书法大师”。 但是,“书画大师”就是指书法和绘画都达到了“大师”水准,那为什么...
-

-
中国画的艺术技巧
[1] [2] [3] [4] [5] [6] [7] [8] [9]
-

-
书画家的名、字、号,都有讲究
石涛 自画种松图 中国人的名、字、号都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古之书画家非但有名,而且还有字和号,这在题款、印章和考证书画家生平及作品时都会涉及。所以研习与鉴赏书画有必要了解名、字、号的相关知识。
-

-
历代工笔画欣赏
以工求意 中国绘画中的“工笔”,有着久远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它留给美术史的篇章是灿烂的,它留给人们的文化记忆富丽而典雅、严整而舒朗、端庄而浪漫…… 工笔画之“工”,区别于细密画,它是对绘画“用...
-

-
古人爱蟹,食之画之
每年秋收时节,螃蟹黄满膏肥,正是品尝蟹肉的最佳时机。中国人吃螃蟹距今已有几千年历史,从《周礼》有天子食蟹记载之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介绍了腌制螃蟹的“藏蟹法”,为吃蟹又提供了新方法。朱屺...
-

-
八大山人40幅千万级拍品高清欣赏!
清 八大山人 竹石鸳鸯 立轴 水墨纸本 成交价1 187亿元 朱耷(1626—约1705),明末清初画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本名由桵,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 、驴屋等,汉族,江西南昌人。明宁王朱权后裔...
-

-
临古和写景相结合,那时他被视为画之正宗!
清 王翚溪山红树图 清初时候,“四王”的山水画是势力最大的,影响了将近两个世纪。“四王”就是王时敏、王翚、王鉴、王原祁四人,他们当中,是以王时敏为首的。他们交游非常广泛,而且徒弟也很多。他们获得...
-

-
焦点:怀素《论书帖》另一版本被发现,书法豪迈多姿!
在中国历史上,怀素是唐代杰出的书法家。他擅长大草与小草,以草书名世,与张旭齐名,被尊称“草圣”。怀素的传世作品有《自叙帖》、《小草千字文》纸本、《苦笋帖》、《圣母帖》、《论书帖》诸帖。其中《论...
-

-
五代 · 赵幹《江行初雪图》
赵干(生卒年不详),五代·南唐画家,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南唐后主李煜时期(961-975)为画院学生,擅画山水、林木、人物,长于构图布局。《江行初雪图》所画皆江南风景,多作楼观、舟楫、水村、渔市,点缀...
-

-
唯有写意才能体现中国画的灵魂,中国画需要“大写意”
写意是一切艺术最高的要求和最终的目的。1、传统的“写意”说 “写意”、“大写意”,作为中国画的画法由来已久。“写意”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策·赵策二》“忠可以写意”,解释为“公开地表达心意”。它...
-

-
书法艺术,需要用一生的功夫!
书法是瞬间表现的艺术,一件书法作品可以在瞬间完成的,在这瞬间里的一招一式要表现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技术、思想和意境。书法还是不可以重复的艺术,一件作品一个样,没有绝对一模一样的作品。...
-

-
宋.米芾《珊瑚帖》行书
宋 米芾《珊瑚帖》行书 宋 米芾《珊瑚帖》,行书。又名《珊瑚笔架图》《珊瑚帖》,《复官帖》附于《珊瑚帖》之后,又名《珊瑚复官二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是米芾晚年的著名行书书迹,其书较中年以
-

-
石涛: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
石涛自画种松图 石涛题画跋中说:“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这句话中包含着丰富的意思。呕血十斗,就是呕心沥血,主要指技巧上的追求。而啮雪一团,就如同吞下一团洁白的雪,培养一颗高旷通灵的心灵。金陵...
-

-
夏圭山水画的“布势”!
宋夏圭 山庄暮雪图一、“夏半边”式留白及形成因素 夏圭的山水画看似简单却饱含意境,“夏半边”的陈设方式在表现山水韵味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文人画意味,这种画面的大胆裁剪体现出了中国画“计白当黑”的美...
-

-
篆籀写出清凉境——吴昌硕《荷花图》赏析
清 吴昌硕 荷花图轴 163 4×47 5cm 纸本 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荷花图》为纸本设色立轴,纵163 4厘米,横47 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从篆书款记“乙巳秋中”,署名“吴俊卿”可知,应为1...
-

-
花鸟画如何介入主题性创作:陈之佛的《和平之春》
傅抱石曾经题写过这样两句诗:“雪个已矣瓯香死,三百年来或在斯。”意思就是自朱耷和恽南田故去后的300年间,最应推举的工笔花鸟画创作大家就是陈之佛。近期,中国美术馆和南京博物院共同主办了“三百年来或...
-

-
任伯年的这三幅画,吉祥!
清 任伯年 天官赐福 任伯年的此幅作品题材寓意非常吉祥。 天官赐福”,语出《梁元帝旨要》:“上元为天官司赐福之辰;中元为地官赦罪之辰;下元为解厄之辰。”后来道教又以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
Copyright © 2022 DDSCW.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投稿客服QQ:676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