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画
-

-
中国古代的屏与画:画屏且作素屏观
巫鸿先生年岁已逾七十,然近年仍笔耕不辍,活跃于学界。观、读《物绘同源》一书,也像是观看巫鸿学术研究生涯的一扇“屏风”,这次,他不仅仅试图呈现“屏风”本身,还为这扇屏风选择了陈设的地点,设好了画...
-

-
董其昌、黄道周、王铎等人就是这样以临代创的!
明代书法巨擘,近代笔神王铎,自定日课,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以此相间,终身1不易。 我们可以翻开王铎的作品集,会发现,他老人家很多自称临帖的作品,其实是用巨幛写历代大家尺牍手札的,并且改变,
-

-
书画用印的讲究有哪些?
有人说,书画先看印,从印章的品位可见作者艺术修养的高低。确实不错,有的画本来水平不赖,可印章太差,结果把整幅画的水平都拉下去了。可见,印章在书画作品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印章的出现,一般认为起
-

-
宋.米芾《贺铸帖》行草书
宋 米芾《贺铸帖》行草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米芾《贺铸帖》行草书释文 再启。贺铸能道行乐慰人意。玉笔格十袭收秘,何如两足其好。人生几何,各阏其欲。即有意,一介的可委者。同去人付子敬二帖来
-

-
徐渭:写意的四点主张
提起徐渭,很多人都会想到他的杂剧《四声猿》,它被人称为“天地间的一种奇绝文字”。而他也开创了明代大写意花鸟画的先河。所谓写意,即“不求形似只求神似”。谈徐渭的绘画主张自当从“写意”入手,来阐述...
-

-
三伏天,书家避暑有“良方”!
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来了,避暑工作是一定要提前做好了的。 现代人避暑有三宝:西瓜、空调与Wi-Fi,那古人又是如何避暑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古人们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传统吧。 01 蔡襄 《暑热帖》...
-

-
这本字帖,就叫雅俗共赏!
所谓雅俗共赏,就是: 专家感受艺术,不失高度; 专业看出法度,可谈学术; 初级看着可学,营养丰富; 百姓看着舒服,赏心悦目。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字帖,就叫雅俗共赏! 是王羲之?NO!
-

-
宋.米芾《寄魏泰诗帖》行书
4宋 米芾《寄魏泰诗帖》(即《与魏泰唱和诗帖》疑为摹本 )行书释文: 寄米元章。魏泰。 绿野风回草偃波,方塘疏雨净倾荷。 几年萧寺书红叶, 一日山阴换白鹅。 湘浦昔同要月醉,泂湖还忆扣舷
-

-
徐渭及其艺术的思想史解读——刘墨
徐渭及其艺术的思想史解读文 刘墨 由二元论到一元论,由理性主义到抒情主义,可以看作是从宋代到明代的思想史展开。换言之,在明代,以“情”为中心比以“理”为中心更突出的理情一致主义、兴趣比技巧更受重...
-

-
宋.米芾《褚临黄绢本兰亭序跋赞》
米芾《褚临黄绢本兰亭序跋赞》释文 右唐中书令河南公褚遂良字登善临晋右将军王羲之兰亭宴集序,本朝丞相王文惠公故物。辛未岁见于晁美叔斋,云借于公孙。辛巳岁购于公孙巘。黄绢幅至“欣”字合缝,用证摹刻僧...
-

-
石涛:三百年来一大家,创新是他的艺术精髓!
在当今的画坛上提到石涛这个名字,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么石涛的画作究竟有什么特点,让他在画坛上有这么大的名气呢? 石涛是明靖江王朱赞仪的十世孙,属于名门之后,但是家道中落之后,石涛开始过
-

-
山水画这么美,为什么“看不懂”?
隋 展子虔 游春图 唐人摹本 欣赏山水画 不是为了看风景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水画中的“山水”二字绝不是简单的风景概念,它包含着中国文化的诸多含...
-

-
苏轼楷书《丰乐亭记》,雍容俊迈!
《丰乐亭记》,欧阳修撰文,苏轼楷书。原石刻于北宋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已佚。明嘉靖年间重刻。此碑是苏轼晚年书法力作之一。前人称“体度庄安,气象雍俗”,确为恰当,字体楷中稍见行意,有“笔圆而韵...
-

-
西泠印社创始人:王福庵隶书真迹
王福厂 节录《文心雕龙》隶书条幅(一)王福厂(1880—1960) 初名王寿祺,后更名王禔,字维季,号福庵,亦作福厂,别署罗刹江民、印佣、锄石农、持默老人等,室名麋砚斋、春住楼,浙江省杭州人,近现代著名
-

-
九部名家书法《心经》,你最爱哪部?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经只有一卷,260字,却是佛家的重要经典,全经宣扬空性和般若,被认为是大乘佛教第一经典和核心,是世界上最广为人知、最流行的佛教经典。 因此,历代书法家也喜欢书
Copyright © 2022 DDSCW.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投稿客服QQ:676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