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

-
早期的飞天长啥样?甘肃发现一幅完整北凉飞天壁画
记者15日从甘肃省武威市天梯山石窟保护研究所了解到,敦煌研究院在对天梯山石窟进行搬迁壁画彩塑修复过程中,发现一幅完整的北凉飞天壁画。 据了解,天梯山是祁连山东线的一条支脉。开凿于岩壁上的天梯山
-

-
湖南汨罗出土两件商代青铜器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透露,岳阳汨罗市屈子祠镇永青村村民近日在拓宽一条乡村公路时挖出两件商代青铜器,分别为铜觥和铜壶。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讯后随即对铜器出土地点进行调查和勘探。据了解,
-

-
回眸百年望敦煌今昔
  敦煌莫高窟初建于公元4世纪,其后历经1000多年持续不断的营建,形成了规模宏大的佛教石窟群。敦煌石窟开凿的数量之多、艺术水准之高,历朝历代,都备受瞩目。1900年,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使得敦煌再...
-

-
彼时与此时——莫高窟的悠长岁月
  公元366年,乐僔开始开凿莫高窟的第一个洞窟。此后的1500多年里,莫高窟身处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地,融合了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直至几乎被世人所遗忘。  从190...
-

-
陕西镐京遗址发现西周时期道路及车辙遗迹
西周道路及车辙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经过两年的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在曾是西周都城所在地的镐京遗址内,发现了西周大型建筑基址、陶排水管道、道路、车辙、祭祀坑等重要遗...
-

-
内蒙古金斯太旧石器时代遗址取得新收获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2021年,内蒙古金斯太旧石器时代遗址下部第5—2层出土石制品、动物化石、陶片、青铜器等1100余件遗物,这些新收获为研究东西方古人类迁徙、技术扩散和文化交流等提...
-

-
萨尔那特佛教艺术
萨尔那特即佛陀初转法轮之地鹿野苑(英文:Sarnath)。瓦拉纳西的恒河 根据法显在《佛国记》的记述,释迦佛之前的迦叶佛居住于此并有野鹿经常出没,故而得名“鹿野苑”。鹿野苑达枚克佛塔为阿育王所建,公...
-

-
唐代前期敦煌地区的石窟壁画
敦煌位处河西走廊(甘肃)的西部,自汉代以来便是中原通往西域必经之地。佛教传入中原后,北魏开始在此凿窟造像,以供往来的信徒祈福许愿。此后历代延续扩增,直到元代未有间歇,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佛
-

-
三尊宋元加彩木雕佛造像
这里展示的三尊佛像最初经由山中商会流出。日本山中商会是由山中定次郎创立的二十世纪上半叶国际最大的中国古董销售商之一,于1901年在北京设立支店,在中国活动30余年,经手流出海外的中国各类珍贵古董艺术
-

-
萨迦寺—佛教艺术的第二敦煌
萨迦南寺始建于公元1268年,当年八思巴委托萨迦本钦释迦桑布主持兴建,后经历代扩建整修,总面积达14700余平方米。萨迦南寺现在所见建筑为公元1948年全面维修时的面貌,在布局和风格上仍然比较忠实地保存了原
-

-
精美绝伦的北宋三彩琉璃塔
自东汉佛教传入汉地,存放佛骨舍利的佛塔就伴随而建。四川出土的东汉画像砖上就有一座中国风格的三间四柱共三层的楼阁式佛塔图案出现,反映了早期汉地佛塔的形象,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能力的提高,佛塔
-

-
博物馆中那些精美绝伦的释迦与弥勒造像
在众多的博物馆中藏着非常精美的佛教文物让我们来领略一下释迦佛与弥勒菩萨造像之殊胜吧唐代,佛座像,高54cm 宽33cm。唐,释迦牟尼佛降外道造像,高71cm 宽41cm。唐开元七年(719年),释迦佛造像,高47cm 宽
-

-
西安宝庆寺唐代造像——奈良国立藏
(一)唐代宝庆寺造像(又称七宝台造像)现分散在中国西安,日本和美国各博物馆。以在日本的最多,且最精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存有15面造像。奈良国立博物馆有3面。九州国立博物馆有2面。日本根津美术馆存有1面
-

-
那些书法与绘画俱佳的名人
中国传统艺术中有个“书画同源”的理念,最早由元代著名书画大家赵孟钐岢觥U悦项本人便是书法与绘画俱精的典范——在绘画方面,他开创了元代文人新画风,被誉为“元人冠冕”,山水、人物、花鸟无不擅长。 ...
-

-
清康熙和乾隆朝宫廷造佛像
在中国漫长的佛教造像历史长河中,值得介绍的历史阶段有很多,如:北魏迁都前后的造像,中晚唐和五代造像,明永乐、宣德宫廷造像,等等。而清代是我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也是最终衰落的时期,清代的佛造像
Copyright © 2022 DDSCW.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投稿客服QQ:67650701